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20年

2008,聚焦中國人:寒冬雪災、春至西藏動亂、初夏四川地震、盛夏北京奧運、秋來毒奶粉。中國人,經歷了驚濤駭浪、傷春悲秋、可歌可泣、荒謬絕淪。每一個高潮,都那麼震懾人心;每一次激盪,都足以在史書留下深刻印記。

過去3個月,跟英國華僑談起新中國,他們的反應不少是:「嘩,中國真厲害。」當年用腳對中共投下不信任票移居英倫,如今這群人對中國的經濟繁榮卻趨之若騖。當年的憤慨,如今變成生菜。

那天跟一位來英21年的中年人談中國,話題由北京奧運展開。她說:「北京奧運真是所有中國人的光榮,誰說中國不好?我話中國不知幾好。美國人、英國人,如今都妒忌中國。」她的民族主義情緒來了,於是我嘗試將她帶入更深的討論。

我:「記得當年你為何移民英國?」
她:「來這兒讀書,之後結婚生仔就定居了。」
我:「你移民之初,剛發生六四,記得嗎?」
她:「........有點印象啦。(之後反應突然激動) 我覺得六四沒什麼,你想,如果沒有六四,中國會像今天一樣繁榮嗎?像蘇聯現在變成俄羅斯就死啦。流血免不了,你看,好多國家的內戰都要流血啦.......」
我心裏很反感,但我中學時的辯論本色已於早年消失。我沒說話一會兒,然後問:「一個會殺自己國家人民的政權,你相信它?」
她:「(她沒直接回應信還是不信),你睇,今日的中國人個個都拿LV,我們討厭共產黨是以前的事,那時沒飽飯吃。現在我不知覺得幾威。」
她繼續:「外國人成日講人權,真的不知所謂。當年六四,肯定是美國佬攪鬼啦,你睇美國今日經濟幾衰呀.......」我再聽不入耳,跟價值觀不同的人,再說下去就是浪費時間。

以上那位阿姐的言論,過去數月我聽了不少類似的,出自內地人的口,我會諒解他們或因長期受中共意識形態的欺壓,80後的一代更因沒有文革與六四的經歷,作不出深度思考。

但出自香港人的口,而且,是出自當年因為反對中共而移民的香港人的口,我覺得,很肉酸。這再次證明香港人的特性 - 識時務者、見風轉舵。

香港人,你的良知、你的風骨、你的膽色去了那兒?今日的你打倒昨日的你,原來可以毫不閃縮、毫不臉紅耳赤。

新中國的確有很多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地方,但不要忘記,由五四運動至今知識份子拿出勇氣來捍衛的民主價值,請你撫心自問,新中國走前了幾多?

不要跟我說什麼:「如果沒有六四就沒有今天的中國。」這樣的話也說得出口的人,你的話其實等於相信日本人跟你說:「如果日本當年沒有在二戰中殺人,日本戰後不會如斯強大。」

請問這是什麼邏輯?殺人和國家富強之間,究竟有何連貫性?你的腦筋出了什麼問題?

2009年,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年:六四20年、東歐解體20年、冷戰結束20年、胡耀邦、任劍輝逝世20年。

約定你,2009年6月4日,維園見。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戀戀舊事

在香港的家,睡房書桌下是個大膠箱,箱裏載着過去數年我當記者時見報的拙作。一直之來,我都不敢翻開那個箱,不想重看昔日自己寫的垃圾。那個箱,如今滿滿的,見證了往昔的我如何幼稚。

在英國沒事做,閒時走上google輸入自己的中文名,一篇又一篇往昔的驚世恐怖文章又再湧現,看了兩篇後,不忍卒睹,嚇得立即關機。然後躺在床上,讓往事充斥心頭。

Nostalgic是我在英國常讀到的英文字,意指戀戀舊事。英國有一家連鎖商店名叫Past Time,我每次經過一定走進去,那兒賣的是柯德莉夏萍頭戴那種公主頭飾、二戰時期的軍人宣傳、50年代及以前英國人的紙玩意,既有足球也有波子,還有一本本只有英國人才讀明的老土笑話、How to be a good wife & good husband這種,在Past Times可以消磨一個小時。

英國比美國令我感覺舒服的地方,就是它有很多歷史可追尋,那是英國人自覺十分偉大而不可磨滅的民族英雄感。在這兒長居,你會有衝動把Jane Austen, Charles Dickens, William Shakespeare的全套著作搬回家;你會有心機去弄清楚英國皇帝Henry VIII和Edward VI是何方神聖;然後是工黨保守黨的歷史任務與角色。平日生活眼見的一座座Georgian, Victorian, Gothic建築物總是令我滿腦子混亂,但英國人從來也不會弄錯,之後還告訴你一段早期羅馬人佔領的陳年舊事。

那天我當義工探望一班香港老華僑公公婆婆,他們少時離鄉別井,50年代吃了很多辛酸來到英國搵食,現在子女大了,兩老在異鄉相依為命,不懂英語,最大娛樂(也是唯一娛樂)就是到那家華人辦的社區中心坐坐,再到唐人街買點食的便過一天。英國的歷史,他們什麼都不知,只知當年英國人佔領香港,要發展新界的農地,他們沒田耕便被迫赴英謀生。

香港的第一代人,就是如此離流失所,有幸於香港土生土長的,晚年卻得不到基本的社會尊重。1000元的生果金,有什麼大不了?沒有上一代人,香港還有我們?

不知是否人老了,或是太無聊,一個人在外國,閉上雙眼,往事就如電影片段般在腦海中重覆又重覆,小時候多麼期盼的一份聖誕禮物、中學平安夜到酒店唱聖詩、還有那個心酸的平安夜。將往事洗刷一片,有如湖泊泛起漣漪。還有,這些年來,我對老人家的感覺特別強烈,很喜歡聽他們說故事。Nostalgic,原來是成長的印證。

聖誕節,希望你們都在平安中,回味往事;然後,放下往事,邁步向前。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神話破滅

香港人,這幾天都在熱刺談論周慧敏的感情事吧?昨晚朋友透過MSN傳來倪周分手消息,立即上網八卦了很久很久。周慧敏的官方網頁,等了半小時才能登入,證明大家對她戀情的關心,多於七上八落的股市。

為什麼我們對這宗娛樂新聞如斯感興趣?大概是因為我們都是聽周慧敏的歌長大的一輩,還有看《YES》、抽閃卡、毒瘤明、三個寂寞的心.......初中時的我們,都愛聽四大天王,女的除了周慧敏,還有關淑怡、湯寶如、黎瑞恩、劉小慧,都是寶麗金唱片的歌星。放學了,跑到卡拉OK,我們爭相唱周慧敏的「最愛、天荒愛未老、流言、留戀」。我們一班女校分子,唱「真愛在明天」時,大家都不願做黎明,那我唯有被迫扮黎天王的鵝公喉。

那個年代,喜歡周慧敏和不喜歡的,很極端。喜歡她的說:「她是PERFECT的,美得像天仙。」非FANS的大喊:「她扮嘢、假玉女、雞仔聲。」我們在周慧敏的身上,看到自己成長時的喜惡和胸襟。

在會考與升學的日子,我們都把周慧敏拋諸腦後,然後,我們在一個又一個的磨練和洗禮中脫胎換骨,在愛情和事業的起伏浪潮跌盪,沉醉於自身的煩惱而無暇理會周慧敏。長大了,年少時偶像那夢似的身影,就彷如前塵往事不堪一記,因為在急速的功利社會步伐中,周慧敏只代表我們的幼稚和落伍。

近年我們說周慧敏,就是一句:「嘩,40歲還那麼漂亮,不老真好。」周慧敏成了完美的化身,尤其她在鏡頭前的恰如其分,更令一班嘩啦嘩啦醜小鴨為之羨慕。她是每天在中環街頭營營役役打工女郎心中的一個神話,完美得觸不到、碰不上,我們又怎敢奢望?

但原來,周慧敏這樣一個外表完美的人,和你我一樣,都會在感情路上觸礁,而她的傷痛,卻又是跌得如斯焦頭爛額。她的傷,同時代表中環女郎的心碎、女神童話破滅。沒有女神景仰,一班中女,又得回歸現實,帶着懷疑與審視的目光,去看待身邊的人。

周慧敏的故事之所以觸動你我之心,大概是這個原因?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立場

英國的報紙,全部都有立場,支持工黨與保守黨的,壁壘分明,他們叫作partisan。1997年貝利雅領軍新工黨參選,之前特別拜訪梅鐸,希望說服他旗下最有影響力的兩張報紙《泰晤士報》和《太陽報》表態支持。梅鐸向來是支持保守黨的,可馬卓安年代的保守黨太差勁了,聽完貝利雅不知說了什麼後,結果1997年3月,《太陽報》頭版指明「THE SUN BACKS BLAIR」,更形容貝利雅是「the breath of fresh air this great country needs」。近年梅鐸又回復支持保守黨、在美國則挺共和黨,他的FOX NEWS在美總統大選前,便因連番攻擊奧巴馬引來非議。不論梅鐸的立場如何,可見他在西方政界,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梅鐸旗下報業集團處理新聞的手法,引來課堂討論報紙的立場問題。老師和同學都覺得,報紙在選舉前夕,擺明車馬挺誰沒有問題,因為它說出了它(辦報人)本身的觀點,在言論自由的社會裏,報紙當然有權表達它的輿論立場。加上沒有證據或科學實驗證明,選民會因為某報支持某候選人而給該人投票、或因而動搖個人的投票傾向。

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想起2003年香港某報在頭版叫人上街的做法,我以前被香港的所謂道德衛士影響,覺得報紙這樣做好像有點問題。人大了,想深了幾點。首次,我們應尊重該報有言論自由,它在頭版寫什麼也不應受管制,是否引來非議是另一件事;第二,傳媒在大是大非的關鍵時刻,是應該表達一種立場、一種姿態的,以令黑白是非更加分明,同時彰顯傳媒捍衛的道德界線。不要忘記,傳媒的本意是為公義發聲,那在關鍵時刻,報紙更應展現其批判思考、膽色和理念,挺身為某階層辯護。而從市場角度分析,也就能從中鞏固階層讀者的支持;第三,正如我早前所說,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絕對客觀」,打着客觀旗號的,又如何百分之百肯定報紙決定的頭版、標題、拆稿內容完全沒有個人色彩及偏頗?

我是一個大情大性的人,喜怒均形於色,喜歡便喜歡,不喜歡那你就最好消失於我面前。沒有立場的,就好像一個性格陰沉、誠府極深的老手。這些年來我認識了不少這些假仁假義的面具,我不想回港,就是不想見到他(它)們。當然,英國也有不少這些卑鄙小人,尤其英國人,深懂潤滑世故之道。

PS:關於英國人,稍後我會詳寫我對他們的看法。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食之無味

法國人的名句:「我們為吃而生存,英國人為生存而吃。」在英國,想吃餐好的,原來是件難事。法國有田螺、德國有鹹豬手、意大利有意大利粉,英國佬,有什麼?有,FISH & CHIPS。

FISH & CHIPS好吃與否,英國人很講究,更成立了個什麼炸魚協會大聯盟。怎樣為之好吃?對不起,我答不上,因為對我來說,FISH & CHIPS就是食炸粉然後再加好多好多茄汁,基本上,我每次都是食茄汁。

英國人最自豪的,大概是他們的早餐和下午茶。他們口中的歐陸式早餐,是幾片麵包加隻蕉,要食,就要食English Breakfast。有幾正?厲害了,煎雙蛋、煎腸仔、煙肉、茄汁豆、麵包,是不是好像.......大家樂20元一份的?我說,大家樂的還比他們好吃,因為,大家樂有蘿蔔糕附加。

下午茶,我在香港的時候,很喜歡約朋友到金鐘山卡拉酒店HIGH TEA、指明要食「一層層」那種,因為有熱烘烘加好多CREAM的SCONE。但來到英國,至今還未吃過一件新鮮熱辣的鬆餅,為了令自己不要失望,吃的時候,還要想像自己是伯爵夫人、穿貴族長裙拿傘子的LADY M。

學校附近都是酒吧,午餐是7磅兩人分量的PUB FOOD,明明要MEDIUM RARE的牛扒,出來卻是一碟黑炭老牛,碟邊是幾片番茄生菜,薄得打個噴嚏便吹到地上。我最佩服的,還是我的同學仔,在嚴寒下拿着半份凍的三文治吃得津津有吃,原來,那杯熱騰騰的咖啡才是主菜。

最好吃的一頓西餐,是半年前我在香港天后一條小街吃的,那兒有我近10年吃過最新鮮的生蠔和最濃郁的磨菇湯,比COVA好好多。在英國,可能因為我要慳住洗,暫時仍未吃過一頓滿足的西餐。

在香港,當我好煩的時候,我會選擇吃M記。在英國,我日日都吃M記,那就是我M的自家出品。各位,我的廚藝近月大有進步,真的,蒸肉餅、烤雞翼、燒豬扒全部OK,唯有蒸水蛋怎也不成功。但我還是戒不了恐怖的一面-當我好煩的時候,我會自閉在房中,用蝦乾腐乳淘飯當一餐。千萬不要告訴我媽。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記者的衣著

英國的記者,永遠不會牛記笠記。政治記者出入唐寧街10號,男的永遠都西裝領帶,女的都是及膝西裙。英國的政治記者分開幾個層次:能夠進出首相府的,大都是Editor的級數,另有Lobby Journalist在議會的走廊進出收風,他們都是有經驗的一群,具通行證可進入議會某個範圍貼身追訪議員。他們也是政府SPIN DOCTOR埋身對象,有良心的,大概可從中加強傳媒的第四權,偷懶的,便成為政客的利用工具。其他經驗較淺的,就要從聽議會會議學起,可是沉悶的議會內容,慢慢被市場化的報紙所淘汰。

就算是跑社會新聞的記者,身上大多是黑西褲白恤衫,外加西裝或皮褸,手上一本皮夾製記事本、一支墨水筆、一個沒花價的潔淨手袋、一對皮鞋,是不是很有型呢?

我都想做一個外表很有型的記者,可是我天生只有薯LOOK,靠衣著補救?香港的女記者,是講潮講艷而不講莊重得體的。無論是做突發車禍、到深水埗找板間房住戶、文華東方酒店記者會、下亞厘畢道訪問、或到國金二期見「股神」,他們身上,永遠都是一件皺得無可再皺的T恤、發黃的白恤衫、一條洗了不下百次的褪色老牛、一對由白變灰的CONVERSE。夏天時,初出茅廬的小甜兒,身穿低胸露肩小背心,加上超短迷你裙、踏着露出鮮紅腳趾甲的涼鞋,在某上市公司的新聞記招上,用操不正的普通話對那位發跡不久的民企老總,斜身扭腰蘭花手兼用超8度高音來一聲:「陳總,你怎麼不理我呀?」

在香港當記者時,我都是經常牛記的,因為我常要走訪平民百姓,穿得太隆重,的確會跟他們有隔膜的。但低胸裝加嗲聲嗲氣,實在不敢,因為,我尊重自己的職業。(加上我沒有大胸和嬌聲)

記者的衣著,不用時刻都像拘緊的英國人全是BROOKS BROTHERS出品,但記者也不應像香港的,時刻都揹着老牛。記者的衣著,應按場合及被訪者而花心思:訪問富商高官,買了十世卻難得一用的貴價手袋、整潔大方的「飲衫」便是時候出場;訪問黃大仙街市的順嫂,你的牛記笠記又可出場了,但請記住熨熨那件上衣,那是對你職業的一種自身尊重。當你見到你的同事,某天穿得隆而重之,千萬不要揶揄他一句:「去飲呀?」(我以前常有這經歷),你應該欣賞他,對工作的敬業樂業。

外國記者身上有一樣東西,卻是香港記者無論如何也學不了的,那就是他們面上飽歷風霜的皺紋,還有他們談吐所流露的人生閱歷。在外國的資深記者,是真的、真的很資深,見多識廣。香港記者年輕化的問題,不用多說,但年輕的孩兒啊,也真的請你們多看看書,不要每次採訪前圍在一起,就只會談:「阿大劉今日同甘小姐定呂小姐呀?」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想念太古城

離鄉別井,很多人與事,我都很想念,好像:

1. 太古城 - 我的家,如無意外,也是我終老的地方
2. 太古城家中的床 - 我現居宿舍的那張床,腰骨位置彈弓位下陷,腰骨痛得很
3. 太古城中心商店 - 這是什麼都可以買到的地方
4. 太古城按摩店 - 人生最大樂趣
5. 太古城理髮店 - 理髮的英文不知如何說,決定不剪頭髮
6. 太古城日本菜、潮州菜、廣東菜 - 我住的地方,沒有一間像樣的餐廳
7. 太古城中文書店 - 帶來的都看完了,這兒圖書館有少量中文書,但全部都是亦舒,沒有張小嫻
8. 太古城/筲箕灣(我小時的家)醫生 - 可遇不可求,尤其皮膚敏感發作時,要阿媽在港寄藥來

還有,太古城泳池、戲院、Philip Wain、鰂魚涌公園、我家樓下的長椅(那是我每晚放工煲電話粥和哭泣的地方)........

英國,永遠不是我的家。有時路過商店,看見一個精美的首飾盒、一幅合眼緣的油畫、一個彩繪花瓶、一個柚木書架,很想據為己有,但想到自己只是這個地方的過客,沒有一個落地生根的家給我好好布置,便又打消了念頭。然後,我買回來的鏡子、水杯、毛巾,都是最便宜最實用的,可生活就是少了一點情趣和品味。

我最想念的,當然是太古城家中的兩老,我哥、我姐,還有我的鄰居友好......太古城,真是全世界最舒適的地方。

遊山玩水

過去一周累得不得了,好友Irene從香港來英國旅遊,我們一起到Bath玩玩 -那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家鄉,還有92年他出征保守黨選戰敗北的選區(他輸了才獲首相馬卓安給予他當港督的安慰獎)。Bath遺下很多羅馬人的歷史痕跡,城內的裝飾和商店也非常精緻,Jane Austen 18世紀也曾在這兒居住,當然附近還有我最愛的神秘Stonehenge,很值得一遊。

和好友旅遊實在太舒服了,什麼都可以談、喜歡不喜歡的都可以宣之於口、又可以大方地慢慢品嚐西餐。不像一個人旅行悶得發瘋、想吃又不敢吃、想玩又沒人陪。

從我住的地方Sheffield到Bath,單程要坐3小時火車,我們玩了3天後,我又坐3小時火車回Sheffield,翌日再坐3小時火車到倫敦和另一班朋友見面,回程時再駁火車到Manchester上班,累得我,真希望有個按摩女郎突然出現,給我按按腰骨。

年紀大了,旅行的心態也改變。年少時住backpacker hostel,跟10個陌生人同睡一房依然可倒頭大睡,現在不得了,一定要給我一間清潔的en-suite酒店房;年少時,拿着大背包一日跑10個景點,現在每天不能多於3個,坐下來安安樂樂吃一頓飯變成最重要節目;年少時,遇上新朋友可以不斷閒談,如今寧可一個人靜下來,在咖啡館裏花整個下午看書。

不再想去東京、紐約、倫敦了,反而對山卡拉地方好有興趣,最好給我一間對海的酒店、有泳池有按摩服務的。我住的地方Sheffield,連一個值得參觀的景點也沒有,但這個地方,卻是那麼的悠閒、呼吸着平民百姓的生活氣息,在這兒上課,我倒覺得很適合現在的我,不用趕地鐵、也不用追巴士的生活,原來......很奢侈。

世界大事

我的課堂,出奇地不是太吹水。老師引用的例子,都是世界大事。例如說Global Journalism,我們會討論梅鐸的收購合併;說Sarah Palin,我們會看CBS記者Katie Couric的訪問技巧;說Spin Doctor,我們會分析Tony Blair的新聞軍師Alastair Campbell的板斧。新聞課堂十分有趣,我也很喜歡和同學們討論不同的議題。有時候,老師會特別叫我用記者的身份,說說立場。

記得在香港讀新聞碩士時,老師所套用的例子都以香港新聞為主,國際新聞在港人眼中,究竟是微不足道?抑或香港人根本沒有所謂的國際視野,去分析去詳談去批判?

孟買的恐襲發生至今將近一周,英國大報的頭版,至今仍在說恐襲死傷的影響,與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外交風波。反觀香港報紙,做了一天頭版後,印度的一切又旋即沉澱在那個不起眼的報章角落,頭版又變回什麼嘉亨戀、白松露菌什麼成交破紀錄、超市價格點點點。香港人的眼界,真的十分狹隘。

在外國讀書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體會,是跟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交談,了解他們的文化,還有各國政治局勢。近日巴基斯坦的同學都很苦惱,因為他們被人當成恐怖分子,唯有急忙澄清回教的教義,還有印巴兩國糾纏不清的政治角力,當中涉及複雜的歷史元素,一般人的確難以明白。

這幾個月來看多了國際新聞,才發現世界之大不單是失業裁員那麼簡單。相比香港的樓市下滑、紅酒拍賣收入減少、惠康百佳又加價,遠方的盧旺達和剛果人民,正於大屠殺的生死邊緣中掙扎、津巴布韋人民因為霍亂和買卷廁紙也要幾百萬元的通脹弄至生不如死、泰國政變可是他信政權反彈的一場賭博......但我們香港的傳媒呢,泰國政變原來就只等於機場關了大家暫時不要去曼谷浸spa。

3個月的課堂,眼界大開,令我更捨不得放下記者的工作,但同一時間,想到要回香港當記者,你說,失望不失望?心裏的掙扎,一天比一天凌厲。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目送

有人問:你覺得今次來英國3個月,最大得益是什麼?

我現在答:思考人生。(不要說老土)

思考的過程是孤獨的,但正因靜了下來,才有機會思索一些平日無暇細想的問題。進入了思考的隧道便不得了,一想再想,有時想到出神便睡不着。近日思索得最多的,是朋友。

和我一起成長的中學同學,很多現在還有聯絡,部分更是死黨摯友。可是,近年我發現,正因為大家在20至30歲的階段經歷的種種起與落,對生命、對活着、對工作、對家庭的看法,慢慢地隨歷練而轉變。正因為價值觀的迥異,坦白說,近年我和部分友好的關係變得疏離,因為再沒有共通的話題、再沒有那無所不談的舒暢感。我曾經因而感到可惜,但勉強約出來「聚舊」,感覺卻又總是怪怪。

最近在看龍應台的《目送》,正因她深厚的學養根基,還有她瞭解世情之通透,我從中想通了一些問題。例如她在父親的離世中,明白到父母子女的所謂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們的背影;她在病榻的母親身上,看到原來人生有很多的關口,都要一個人闖過;她在朋友於熱鬧之時捨她而去的光影中,明白到一個人,不一定就比兩個人孤獨的道理,相對無言,不就是比安心獨處更痛苦?

人生是由我們身邊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朋友交織而成,但他們總有離開自己的一天,我們的心靈,本質就是形單隻影,如何讓它安然地軀使肉體好好活着,那就是個人修養、胸襟廣闊的修為。

有一個人,這10多年來,我不單沒有和她出現隔膜,而且隨着我的成長,和她的關係愈來愈緊密。以前,我覺得她看事物很灰、很暗,如今,每當我長大一歲,我就更了解她多一些,和她的心靈走得更近。這個人,是我的中學老師 - Mrs. Lai。因為,Mrs. Lai 是我身邊最有涵養的人。

這篇文章,是送給Mrs. Lai的。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為公義捨身

Veronica Guerin,她是愛爾蘭記者,90年代初因追查犯毒集團的新聞,最終被黑幫槍殺。她的死引來社會公憤,愛爾蘭政府因而大力立法掃毒,被毒品蠶食多年的青年人終見曙光。今天在傳媒課上看畢她的自傳電影,不禁反思:一個記者可以為了公義甘願冒險放棄生命,我閒時只是寫寫人物故事,不是有點兒.......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若果有機會再當記者,我很希望能夠發掘更多社會的黑暗面,真的,不要覺肉麻。我覺得,我們真的做得不夠。我們只是用一個獵奇的眼光去看低下階層、妓女、黑幫生涯,但我們沒有思索它們背後的社會問題。社會新聞在這個經濟掛帥的利益空間,時常被人遺忘。以前,我都曾經很努力爭取過,可惜換來上司一句:「你那麼喜歡做低下階層的新聞?它不賣紙啊。」

怎樣才是一個好記者?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只覺得,我城的記者,太過着重攀附權貴高官、太過喜歡表現自己、太過急功近利想成為名記者。又有幾多人,真的,又有幾多人,甘願挺身而出,默默地為那被社會遺棄的一群發聲?抑或在這個細利庸俗的社會中,為公義發聲已變得不重要?

可不可以給我一個答案,讓我決定未來的路.......?

人物故事的魔力

我喜歡當記者,因為我愛寫人物故事。沒執筆幾個月,心癢癢,終於機會來臨 - 曼城一家婦女會找我當義工,替她們撰寫一本20周年紀念特刊,寫寫英國華人的成功故事。

那天見到的是一位白手興家的香港移民,他年輕時靠轉售西人不嗜的肉類,如雞腳、排骨等從中圖利,一買一賣轉售30多年間發了達,如今擁有多家超市及餐館。訪問在他那家暗暗的茶樓進行,回家後立即打開電腦寫阿寫,寫完,好像打完白粉針一樣,止住那心癢癢,呼吸着無窮的滿足感。商人的故事其實不是那麼特別,但真的很久很久沒寫過人物故事了,寫完,再吃一碗熱騰騰的湯烏東,倒頭大睡。

我從小便有特異功能:強烈的第六感。只要我跟一個人談一會兒,我便大概知道這人在說真話還是假話、是直率還是圓滑、大情大性還是虛偽做作。我的第六感當然是按照我的主觀判斷,我曾聽過有人說,不喜歡我寫的人物故事,因為我太主觀,下了太多個人色彩。

當記者的便知道,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絕對客觀,我現在修讀的傳媒課便提及,國際傳媒的道德標準中,只有「真實、獨立、減少對人傷害」三大條,卻沒有提及「客觀」這回事。年輕時的我,曾經相信客觀等於公正,如今我覺得這是廢話。編輯在決定那條新聞上頭版,本身就是一個主觀的判斷,那記者的文章,為什麼不可以帶有主觀色彩?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一味好的菜,下幾多配料調料,全都是記者的主觀意願;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個有思想、有批判力、有公義的記者,為社會帶來的清新空氣。不是別人說什麼、你寫什麼便叫客觀。

說回人物故事,我真的很希望,我的餘生還有機會寫下去。隨着年齡增長,我對人的洞悉力愈來愈強,同時也愈加批判,文筆也變得尖酸。當了記者多年,有些人我看通看透,但有些老奸巨滑的,卻難在一次性的訪問中看通,如那位飯局經理、過了大海搵食的前高官。有機會,我一定要再發揮我的第六感,把他們的底子起清。寫人物故事,還是薑愈老愈辣,年輕記者不要心急,你們還得要浸淫一點人生閱歷才行。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乞米又如何

這幾天因為皮膚敏感發作,情緒比較低落,加上日日新聞都是裁員結業,不禁擔心個多月後回港乞米。網上招聘廣告愈來愈少,乞米的日子不知要過幾耐......一直擔心我失業的老媽,近日開始轉口風:「乞米就乞米啦,都無辦法,整定。」

整定,對,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命運自有安排。盡了自己能力,上天會安排結果,人學會隨遇而安便能身心舒泰。際遇的起伏難以強求,執着只會令自身痛苦。加上,騫翁失馬,焉知非福,工作如是,愛情如是。

我希望,正處於事業低潮的友人,可以豁然面對眼前的小小挫折,不要因而喪失自己的信心和理想。命運一定會為你安排更好的,但願你有廣闊的胸襟,去細味人生的風景。

還有,承受喪親之痛的長輩,希望你的傷口可以盡快復完,珍惜身邊人的關懷,讓父母的愛永留心中。

失戀的、婚姻不如意的,也希望你,可以深呼吸一口氣,大步走出那人的影子,為自己努力活下去。

而我,還是等乞米吧......幸好,乞米之前,可以去一趟巴黎。乞米也真的要回港乞,因為爸爸媽媽,永遠都在家煮好飯等我。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Flatmates

大師姐A媽媽來郵投訴我的網誌只顧說「偉論」(高、大、空),不說自己的生活。好啦,那我就連續寫寫我由人變化石的經過。

先說說住宿。我住在一間套房- 跟深水埗板間房差不多大,有獨立廁所。四個套房合組一間公寓,我和另外3人分用一個廚房,另有吸塵機熨衫板等,月租約400英鎊。我的flatmates都是男士,一個來自上海、一個馬來西亞、一個利比亞。我像他們的大姐姐,除利比亞人和我同齡,其他的都比我年輕。

上海仔是我最怕的,因為他有一個毛病: Non-stop talking。在廚房遇上他真是大鑊,不斷問你:「香港買奧米加幾錢?」「不知道啊,我用的是200港元平錶。」「我想,幾千英鎊(留意,是英鎊)買一隻都不太貴?」「我覺得很貴。」「一生人一次呀。」「......」沉默,我繼續煮我的飯。

隔了1分鐘,又問:「英國牛津附近有個名牌outlet,幾百英鎊便可買到Versace,一起去買吧。」「我不用這些高檔名牌。」「出來工作,總要有些。」「我工作了那麼多年都沒有,我做記者買不起,也沒有興趣買,只有興趣買Cheap貨。」說畢,收聲食飯,話不投機,你繼續發你的名牌夢。

上海仔不是壞人,例如我去了蘇格蘭時他會幫我收信,他會請教我如何寫Essay,有時候會說說國內的政治給我聽。但因為本人平生最怕Non-stop talking的人,當你告訴他皮膚敏感發作時,他還走來問:「你覺得大陸台灣會否和平統一?」,我只想立即鎖門把他踢到大西洋。

馬來西亞人跟上海仔是兩種性格,他很沉默......可惜是沒禮貌那種。他永遠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除非你主動出聲。他已取了工程學士學位,現留英找工作,一直沒消息,可能因為他太Stressed吧。

利比亞人是最正常的,也和我最談得來。他的回教背景,和我的生活習慣很不一樣,但他給我說了很多回教徒的故事、利比亞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中東歷史、拉登等事情,還大力鼓勵我加入半島電視台工作 (?)。

可惜,當上海仔、利比亞人、我三人一起吃飯時,上海仔只顧不斷跟我說普通話,我對他這個行為很反感,便用英文答他的問題,再將原話用英文翻譯一次給利比亞人聽。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是緣份,不要以為大家是同胞便一定夾得來,連基本的尊重都沒有的,談來簡直浪費時間。See,我自閉,有我之道。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不朽的John Lennon

利物浦除了球隊著名,還有the Beatles。 John Lennon, Paul McCartney, George Harrison, Ringo Starr四人都是利物浦出生的。那天去完the Beatles Story博物館後,回家就不停在YouTube搜尋他們的錄像,看了很久很久,而最給引我的,還是他 - John Lennon。

John Lennon是四人之中最帥的,也是最有才華的。唱到街知巷聞的A Hard Day's Night, Ticket to ride,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等,歌曲及歌詞都是出自他的手,他被喻為是披頭四中的文膽,喜歡Paul McCartney的當然會反駁 - Yesterday和Let it be可不是他的啊。

John Lennon是最先走出來說要離隊的,拋妻棄子和日籍藝術家小野洋子轟轟烈烈地戀愛,攜手開拓事業新一篇,中年創作了不朽之作Imagine - 那是越戰和中東戰爭爆發的年代。

喜歡John Lennon,還因為生於二戰年代的他畢生宣揚反戰。生於二戰後的一代,在John Lennon身上尋找到放縱與忘我,為戰後的西方社會注入了新世代動力,可John Lennon卻沒有忘記當音樂人應有的社會責任、沒有忘記歷史的傷痛。

John Lennon 40歲那年被精神病歌迷槍殺,但他發光發亮的傳奇故事,一直散發着魅力讓後世追尋。The good die young,正如Elvis Presley、Marilyn Monroe、李小龍、黃家駒、陳百強、張國榮、梅艷芳.......命運安排一些過客,在生命的旅途上,經年照耀平凡的他人。他們的故事雖然短暫,但卻是那麼的精彩動人,我們不會忘記。

PS: John Lennon's Imagine: http://tw.youtube.com/watch?v=jEOkxRLzBf0

謝拉特與托利斯

表哥表弟是利物浦的超級球迷,上周他們專程來利物浦朝聖,我便跟着他們,看看這個董建華曾經留學的城市,是怎麼樣的。

我是足球白痴,但看他們兩個大男孩如此瘋狂,我也暫時變身「球迷」,終於知道誰是謝拉特與托利斯。為了解具英國象徵意義的足球文化,我便不停追訪這兩名die hard fans。(他們足足被我煩了兩天)

問:為什麼喜歡利物浦,而不是曼聯車仔阿仙奴?(我身邊年過30的男性朋友,全部都是利物浦的粉絲,當然包括老董,噢他可不是我朋友)
表哥答:因為利物浦在70至80年代初有過輝煌成績,童年情意結。正如90年代成長的人,都喜歡曼聯。
表弟答:你看,利物浦這個城市的人,都支持自己的球隊,周街的人都穿著利物浦球衣,很喜歡這種團結感覺。曼城的人都不會通街支持曼聯,他們是捧Manchester City的。

那天中午,我們3人走進了酒吧,邊看曼聯對阿仙奴的電視直播、邊吃午飯。酒吧坐無虛席,當中包括不少女士。背向電視的「死位」坐了一位肥嬸嬸,她的丈夫目不轉睛的望着她......身後的大電視。阿仙奴連射入兩球,全場人起哄拍掌。曼聯完場前5分鐘射入一球時,卻鴉雀無聲,知道要補時6分鐘,全場人又再發出嘩嘩聲。表哥解釋:「曼聯是利物浦的死敵,利物浦人都討厭。」

英國人從足球賽中,體會了自己的「祖宗」與「家」的歸屬感。平時他們都很proud地說自己是British,但一落到球場便再細分界線,對不起,我是利物浦,你這個來自曼城的,不是我的同類無計傾。更嚴重的,是English和Scot之間的分野。有蘇格蘭人曾對我說:「我在英格蘭,和你一樣都是外地人。蘇格蘭和英格蘭,就如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關係,皆因我們有不同的歷史。」

說回足球,有機會的話,真想親臨英超的賽場實地觀戰,跟球迷學習除了F字以外的英式粗口。英超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最賺錢的項目,它所扮演的文化傳播角色,還有運動商品化的矛盾,足以寫好多篇研究論文。表哥說,University of Mancester有個Master of Football Management的課程,他好想報讀:「但在中國人的社會,阿媽一定問:讀完做什麼呢?」

好好睡一覺

我的自閉症近日又發作,而且非常嚴重,原因有四:

1. 天氣很冷,差不多每天下雨,實在沒有心情出街,除了上課便是躲在房間看書上網。
2. 皮膚敏感因天氣乾燥發作,痕得不得了,試過在街上痕得想死,現在出街一定要帶備潤膚霜。
3. 染上潔癖,不停清潔自己、衣物和房間,好忙。(大鑊,這好像是老姑婆前期症先兆。)
4. 很累很累。老媽說,因為英國「濕氣重」,所以人特別累。從蘇格蘭回來後,我便一直躲在被窩,每天至少要睡10小時才行,起床已是下午1時,吃完午飯出街買完報紙已天黑,真要命。

這1個多月靜了下來,才醒覺過去7年,我都是長期作戰,尤其當記者的5年間,更是長時間處於10粒星的戰鬥狀態。現在放鬆了,才發現原來我真的......很累很累。

究竟我應否為理想而繼續作戰?這是我近日不停思考的問題,但在想通之前,請讓我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好好睡一覺,千萬不要駡我不去clubbing。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Reggie Love - the man behind the man

假如中了頭獎,可以訪問奧巴馬陣營的成員,我一定會選他:Reggie Love,奧巴馬背後的男人,他的Body Guy。

選前5天,奧巴馬特別在傳媒面前多謝和他同是African American的Reggie Love,他形容Love年輕靚仔 (大家一定要上網看看禿頭的他)。Love在奧巴馬生日的時候送他一個ipod,內還載了黑人歌手Beyonce丈夫Jay-Z的歌;Love喜歡以拳頭碰拳頭(fist-bump)的方式跟人打招呼,便將之教曉奧巴馬及其妻,但卻令奧巴馬慘被霍士電視台批評,這是恐怖分子之間的敬禮方式。

Love的工作是Body Man,不像Bodyguard要負責保安,簡單來說就是奧巴馬身邊的雜工 - 負責替奧巴馬拿小吃、文具、水及確保有足夠的香口膠。奧巴馬上台前,他要先幫老細試咪及調教咪架的高度。奧馬巴在台上鋒芒畢露的一刻,他會在台下看手錶,提醒老細幾時夠鐘收聲。

他和奧巴馬一樣都是籃球能手,在長春籐Duke University政治系畢業後便到國會做internship,從而認識奧巴馬。競選之初,他更在手臂上紋上"My Word, My Bond, My Boyz, My Blood."的字眼,全程投入。《人物》雜誌形容他:One of America's most eligible bachelors.

當記者的時候,訪問過很多名人,他們在記者面前,都會很純熟的擺出一副好男人模樣,要窺探名人的內心深處 (你知政客都老謀深算),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從他的身邊人入手。看名人的副手,你便知道名人不為人知的點滴。Reggie Love的真假我不知道,但至少他表達了一個訊息:奧巴馬很着重年輕化,朝氣活力是他希望建立的形象。Reggie Love在鏡頭前行出行入,相信為奧巴馬增加了不少分數。看,奧巴馬用人的確有一手。

Obama's Spin & the American Dream

奧巴馬嬴了,他站在台上呼風喚雨,揭開歷史新一幕。奧巴馬的勝利,從傳媒角度分析,應歸功他幕後的一班團隊。由campaign manager David Plouffe兩年間包裝出來的奧巴馬脫胎換骨,David Plouffe被喻本年度全球最佳marketing manager,真厲害,威力之勁,從選前一天高傲的英國人都在家中大喊:「support Obama」便可想而知。

解構David Plouffe的公關技倆很容易,留心聽聽奧巴馬的演講便可。他的演辭,一定有以下幾個字:change, yes we can, hope, 還有最重要的:dream。美國人對dream這個字特別容易觸動,因它代表 American Dream。

我中五那年從F. Scott Fitzgerald 1925年出版的小說The Great Gatsby中首次接觸American Dream - 小說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沉淪享樂的Jazz Age年代,紙醉金迷欠靈魂理想。1931年歷史及文學家James Truslow Adams 在經濟大衰退期間,於他的著作《The Epic of America》提出美國夢的概念,認為美國人不單要dream of a richer life,還要 dream of an equal social order。二戰後,The Great Gatsby和American Dream同樣為美國人所推崇, The Great Gatsby被美國人喻為「The Great American Novel」,後來更拍成電影,由羅拔烈福釋演。

美國夢牽動着美國人的心靈,美國今天的成功就是當日為理想奮發的成果。奧巴馬的團隊看準美國夢的公關威力,加上奧巴馬的身份 - 由他這個African American說出美國夢,尤其具感染力。他用的字,令你想起馬丁路德金、甘乃迺、還有林肯總統的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of the people,用歷史來打動美國人,乖乖投票。若果大家翻查資料,不難發現由列根到克林頓的選舉陣營,都有玩過美國夢這個題材,但他們都沒有奧巴馬玩得如此出色、主題如此突出。

值得一題,是奧巴馬演辭的寫手,是一位只有26歲的年輕白人Jon Favreau,他曾協助甘乃迺的頭號文膽Theodore Sorensen撰寫回憶錄。他的演辭,令我明白演講的魅力在於用字之準繩,我們的曾特首,唔該唔好淨識講「感謝中央」,講番篇有質素的東西來聽聽吧,你的Spin doctor為何沒教你?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媽媽的味道

一個人在外國,最大的娛樂是煮飯,煮一餐好的來慰勞自己,頗有滿足感。不過,自煮自吃有時又真的好無癮。

每周一放學,我便會到超市買一周的菜。一人開餐有什麼好吃?烤雞翼或雞槌、蒸肉餅、炒肉碎、蒸水蛋、生菜蕃茄粉絲煲、煎魚柳等。每周去曼城的中國城便會瘋狂入貨:烏冬、米粉、皮蛋鹹蛋、腐乳應有盡有。我最喜歡的罐頭豆豉鯪魚呢,都有,不過要近3英鎊一罐,我捨不得吃。

友人看過我在facebook的照片,問我為何瘦了那麼多,是否無啖好食?哈,我M的烹飪水準大概只有M記的水平,現正努力進步中。瘦,是因為我刻意減的。方法?正如我告訴舊同事肥仔C:午餐一定不開火煮,只吃三文治;晚餐可吃飽一點,一碗飯、一碟菜、半碗肉,不飽便吃乳酪。千萬不要買薯片存家。平日多步行(慳錢)、每周游泳至少一次。在英國那麼冷的天氣,都可以成功減肥,秘訣就在自己控制自己的diet。不像在香港的時候,每天都要吃阿媽的大碗飯。(所以我返香港之後一定會肥番)

每個人身邊總有一個烹飪導師,她的名字叫「阿媽」。我媽常在電話教我,牛肉豬肉所需的不同醃料、蒸肉餅要加幾多水等。我記下她所說的照做,但不知怎的,就是煮不出媽媽的味道。原來,媽媽的菜,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今天,是我媽媽64歲生日。阿媽,祝你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PS:我在英國的好朋友 B小姐,時常給我煮飯吃,成為我第2個阿媽(及工人),今天晚上吃了她一頓很美味的晚餐,好滿足,非常多謝她的照顧。

BBC開咪

每逄周日,我都會坐1小時火車到曼城BBC,主持兩小時的廣東話節目 - China Town,中文節目名是《東方地平線》。我主要負責新聞報道部分,之前要上網蒐集一周的國際大事,選擇最重要的跟聽眾分享。除了新聞,有時我也要和其他主持一起On Air吹水,由英國社會的熱門話題、世界趣聞以至香港娛樂新聞都會觸及。其他主持人都很有急才,我的腦筋常不及他們轉得快,被他們取笑一輪後總是在直播室中哈哈大笑。我決定要做多些功課,轉數快點才行。

曼城是英國繼倫敦以外華人最多的城市,據說多達10萬人。BBC的廣東話節目早於20多年前便存在,據稱當年是為在餐館工作、英文程度不高的華人新移民而設。近年隨着華人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加上互聯網應用的普及,BBC中文節目對新一輩來說,已不像老媽那一代般,猶如新移民離鄉別井的甘露。

《東方地平線》的節目主持,包括我在內都是義務性質,他們都是一群很有心的香港移民,每周花工餘時間準備節目。他們都很攪笑、很casual,每周跟他們說說笑笑,成為我在英國的最大娛樂之一。我建議他們不如辦些phone-in遊戲節目,才知道早年他們也有做的,後來因為BBC英文電台爆出某遊戲節目的做馬醜聞(看,又有醜聞),BBC因而被當局判處巨額罰款,BBC此後勒令不可舉辦任何遊戲項目。「那個年代我們班香港主持攪電話遊戲,是自掏荷包買禮物送給聽眾的,或將屋企的剩餘物資捐出來,不知幾多華人打電話來。」

See,BBC就是這樣rigid的一個公型機構,它其實很官僚、很死板。但想深一層,沒有了BBC,還有誰會照顧英國的minority groups?這就是所謂公型廣播機構的社會道義與責任。

PS: 好友想聽我主持的錄音,對不起,實在太低B,我不敢傳出來。你想聽?過來曼城吧,我請你參觀Man U Stadium又如何?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大報與小報

過去一周,佔據英國各大報小報頭版的,不再是金融海嘯,而是BBC爆出的一件醜聞。兩名DJ (Jonathan Ross & Russell Brand) 在老牌演員Andrew Sachs的電話中留言戲道:「Brand跟你個孫女上了床。」事件引來BBC接獲逾3萬個投訴,BBC就如港台一樣,命運坎坷。

我有興趣談的,不是BBC的前路,而是各大報章報道這宗新聞的手法。

小報連續一周將事件放在頭版,角度聚焦兩DJ - 玩名人eyecatching。大報如Times、 The Guardian、Independent等,不是每天也放頭版,只是Gordan Brown出來駡的一天、BBC高層辭職才當正經新聞做。大報的角度也不同 - 玩BBC:BBC是納稅人付錢的,怎麼會弄出這樣的節目?納稅人的錢,怎可花在這些無聊DJ身上?當然還帶出公眾付款給BBC的Licence Fee政策是否存有問題等。評論的深度,令我對公型廣播的了解增加不少。

這件事若發生在香港,我相信各大小傳媒都會聚焦什麼「教壞人」、「無監管」等層面,但又有幾多傳媒,可以趁勢帶出公型廣播的角色分野、其責任與私人機構之不同、納稅人的參與角色等問題?

新聞市場化、娛樂化是競爭激烈的大勢所趨,但香港傳媒的問題,在於「小報大報定位不清」,不像英國的報章,做cheap就cheap到死、扮high就要死撐high到底。適當時候將cheap變high、或將high變cheap,那種將新聞玩弄於掌心、出神入化之乾坤,真厲害。

香港的tabloid與infotainment沒有明碓界線,誰是大報誰是小報說不清,大報有時會變身小報,小報有時又要扮大報,那張陰陽臉,教人不知你想做什麼。不如仿傚英國佬?小報說:「tabloidization有何問題?我Cheap,但我賣錢。」大報話:「我做Gentleman都有市場,吹呀?」

The Guardian

The Guardian《衛報》,在英國陪我渡過了多個寒夜,也是我精神上的良師益友。

英國的報紙多不勝數,全國性發報的共有9大份,《衛報》是其中之一,其餘小報各式其適。我喜歡偏左的《衛報》,因為四個字:人文關懷。

看《衛報》的頭版便知道了 - 一定有一個充滿人味的故事,陪襯那悶到出汁的硬新聞(政策新聞出頭版的次數其實少之又少)。以下幾個頭版故事,都是我非常喜愛的:

1. 金融海嘯,找來一個在磚頭公司工作,但剛被裁的阿叔,由他失業的故事帶出英國房地產的暗淡。

2. 奧巴馬的副手Reggie Love,如何當上未來總統背後的男人。(這個稍後會撰文詳談)

3. African American 眼中的奧巴馬 - 'My Dad grew up being told a black person couldn't be a pilot, and my son is growing up knowing that a black person can be a president.' 金句!

《衛報》每天都有一份supplement,好像香港日月報的MP+,但《衛報》做得比日月出色100000倍 - 至少看得出別人肯放資源去做,有主題、有連貫性、貼時事,不是隨便將一些所謂有趣有Gimmick的東西放進去。周一講傳媒、周二講教育、周三講社會福利等等,每一個故事,都看得出記者花了很多功夫做資料蒐集。我最難忘的,是金融海嘯爆發不久,它們即時做了一個社福機構善款如何受壓的專題。我們香港的傳媒,好像是過了1個月才醒覺有這個角度。

看《衛報》,總有一種Classy、Tasty的BoBo感覺,原因是它的頭版,永遠不會是「百佳惠康格價大比併」或「豐胸會中風」這些。它的頭版是有message的,一段國際新聞,帶出的一份無國界情懷,就是這種感覺,令我覺得,看它比起看Madonna離婚的頭版有型得多。(Madonna離婚當然也要看,那麼好看,《衛報》內頁也有報道,當然及不上小報精彩,那就是報紙定位的取捨問題)

一份報紙的頭版,就是它的風格,uniqueness。香港某些報紙,主題不鮮明,有時嚴肅有時娛樂,究竟你想辦的,是什麼的報紙?為什麼國際新聞就一定不可以做頭版,芝麻小事如老鼠跌落泳池就可以大做?為什麼頭版一定要是高官政策而不可以是一個Subtle但有意思的小故事?為什麼頭版不可以是發人深省、喚起人類良知的點點?

頭版一定要好看,那什麼為之「好看」?這個問題,值得所有辦報人深思。香港的傳媒,是時候辦一份有質素的好報紙,不要再那麼naive。

一人生活

在英國,經常要過着一個人的日子:一個人上課、行街、購物、看書。我是一個很喜歡自閉的人,話不多,好動的人跟我一起都會覺得悶。我這個從不怕悶的人,近日也真的覺得很悶,原因可能是剛獨自從蘇格蘭旅行回來吧。

拿着背包上路,是一件很孤獨的事。看到最美麗的風景、有趣的事物,卻沒有人可以分享。路過一家精緻的餐廳,很想走進去吃一頓美味佳餚,但一個人又有什麼意思?旅途中遇上小情侶和一家大細,心中羨慕不已,回望自己孤身走我路,一陣難陷。

10年前我在澳洲生活時,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今天他們仍是我人生中的知己。10年後的今天,人大了不再活躍,認識三兩個談得來的已是bonus。唯有安慰自己:「懂得跟別人相處,不是先要學懂獨處的藝術嗎?」

人生餘下的日子,我可能也要一個人走,現在,就當是一個開始,讓自己慢慢習慣。

PS: 一個人靜下來,想通了很多事情。原來一人生活,比起要跟一個夾不來的人走在一起,更自在、更舒服。要令自己alone but not lonely,我想到一些方法,下回再談。

同胞看祖國

上一回,我寫完同胞如何失禮;今回,我想寫寫他們的自我膨脹。新一代中國人分兩種:一是死硬派捍衛自己的國家、一是死不談政治只顧搵錢。他們的共通點是:欠critical thinking、沒有歷史感、現實得不得了。

跟留學生說北京辦奧運,他們的反應多是:「中國真牛、中國真強。」我嘗試打開深度話題,跟他們談談文革與六四吧,卻換來一聲:「政治,我們都不太理。」

我的新聞課班上也有一班80後中國年青人,有一回老師說起新聞自由,他問我們:「用西方的那把尺來量度中國,是不是公平?」同胞們聽罷即時道:「對,中國和西方,是兩個不同的制度。」、「中國會慢慢好起來的,不要常批評我們。」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為中共管治下的祖國辯護,然後我的大腦駒使我說了一句:「But there should be universal values, respecting human rights, freedom of expression......」說完,那班中國人一起擰轉頭,狠狠的把我看了一眼。

什麼?英國是有言論自由的地方,對不起,同胞,請不要讓我變成你們一樣 - 共產主義塑造出來的一個模。好友跟我說,跟這裏的留學生談政治要很小心,他們都是有背景的。但Sorry,我有責任捍衛自己的價值觀。

我的flatmate來自上海,開口五句三句問你與錢有關的東西,但和他談政治還是不錯的。他很想知道,如果89年6月4日中共沒有開槍的話,今日的中國會變成怎樣。我忍不住駡他:「不要嘗試為六四找藉口了!」 每一次說六四,他都是偷偷的跟我說,確保沒有第三者在場,他才告訴我父母當年的故事。說完,他好像有很多疑惑,但過了5分鐘,他又再問你:「邊度買iphone最平?」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唉,同胞!

M on the Thames - 寫的是我在英國留學的見聞。首先,我想寫寫我在英國所接觸的80後中國新一代。

上星期學校放假,我一個人去了蘇格蘭旅行,在當地參加兩日三夜的旅行團,14名團友當中,10個是中國人,除了我,另外9人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其餘4人分別來自澳洲及美國。我心想,難得找到同聲同氣的同胞,這次旅行應該不會太悶吧?

開車了,導遊首先提醒大家,必須戴安全帶、不可帶熟食上車、必須準時、車上不准講手機等,同胞們一於你有你講,我有我繼續大聲講普通話、嘻嘻哈哈、還不忘拿起手機大叫:「喂,媽,蘇格蘭真是美得很。」正講解歷史典故的英國肥佬導遊終於忍無可忍:「Guys, could you please keep quite? I don't care if you listen or not. But please concern others who want to listen.」說完,嘻哈聲小了一點,但卻沒有收聲。

大聲、無禮貌是中國人千秋百載的民族標記,好吧,就忍你們一會兒。來到景點,導遊希望大家下午1時準時上車趕行程,同胞們遲了10多分鐘,上車時一句sorry也沒有說,更沒有解釋原因。遲到共發生過兩次,肥佬導入在第二次時忍不住下車大駡他們,我身為中國人,那刻覺得很丟臉。

想體會中國人如何沒文化,一定要跟他們同桌吃一頓西餐。一晚同胞嚷着要吃海鮮,邀請我一同去,我便跟着他們。入到西餐廳,打開餐牌,他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mussels與scallops,我跟他們翻譯了一輪,然後聽各人不斷投訴價錢貴這樣那樣,幾經辛苦才能成功點餐。

欲窺探一個人的修養文化,跟他吃一頓西餐就行。我不是禮儀專家,但基本的餐桌禮貌我還懂,例如刀叉並用、刀子不能放入口中等,同胞們當然懶理這些。我們的海鮮上桌了,眼見同胞吃那條魚簡直就是災難,刀子不知去了那兒,只不斷用叉和手來拆骨,魚骨四散桌子。吃青口的更發出「Shu Shu」聲音。吃完了,還大聲抱怨:「這是什麼來的?吃不飽人,X你老母。」、「我好想我家的米飯。」那一刻,我真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埋單的時候,他們想像吃快餐一樣逐個人行到收銀處付款,我跟他們解釋這樣不好,然後他們便叫侍應拿餐牌來,每人按價錢付費,由我整合。他們一毛錢小費也不付,我看不過眼,自行付了一點。

吃完那頓海解餐後,同胞走到超市,買了大堆零食回酒店,還不停痛駡西人煮海鮮多麼難吃。那一刻,我想起柏揚。《醜陋的中國人》之所以成為近代文學巨著,原來因為它所說的中國人特性,沒有因為國家富起來而有絲毫改變。我們的中國,未來就在這群80後的手中,你說,中國將會變成怎樣?強,不單是指財富,還有自身的內涵和胸襟。

什麼時候,中國人能夠寬容地懂得尊重別人、尊重別國的文化,在餐桌上輕輕鬆鬆、不亢不卑、大方有禮,我想,那才是中國真真正正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