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超市百態

我媽在香港每天的生活,就是遊走惠康、百佳、吉之島、UNY格價,我一直覺得她十分無聊。如今一個人在英國,為了慳錢,自然就成了M師奶,始發現格價原來是件很重要的事。在不知名雜貨店售價1鎊的牙膏,在Boots卻賣2鎊多;Boots的3 for 2優惠,有時又比大超市Sainsbury's的平一半。嘩,立即入貨,不要講笑。師奶症發作,我拿着4大袋食用品行回宿舍時,不知幾痛恨自己是女人。

不用工作漫遊超級市場,的確樂趣無窮,也是體驗地方文化和老百姓生活的一個好渠道。當你見到雪櫃一塊塊硬似鐵餅的pizza,總懷疑鬼佬個胃是不是有問題,這樣一塊東西也可以嚥下;當你看見貨架上幾十種不同的意大利粉醬,總奇怪為什麼每樽貌似茄汁的東西,卻可以有那麼多不同變化;當你見到雪櫃的雞翼如此便宜,總不明白為何英國人不吃雞翼只吃雞胸。

我曾赴美國旅行4次。美國的超市都比英國大,可以用巨型來形容,最深印象,是超市裏的美國人,經常主動來跟我搭訕:「這樽維他命丸你有吃過嗎,很好的。」、「這個水壺如何用?」有時他們又會跟你談些無聊事:「我很喜歡你件衫。」、「你是旅客麼?來美國幾耐?」超市成了美國師奶的消磨時間好去處。我在美居住的好友說,她已習慣每次到超市,跟陌生人停下來談話的生活文化。

香港百佳、UNY,滿是試食攤檔,走進去可聽見售貨員的叫喊、煮食爐啫啫油煙四吃,還有一班師奶大笑大叫(例如我阿媽):「嘩好食,阿女,快過來食件。」、「平D啦,送多條毛巾啦衰鬼。」香港的超市,是主婦們領悟柴米油鹽醬缸藝術之地,充滿老百姓生活的濃濃氣息。

可是在英國的超市,我從來未遇過陌生人跟我閒聊,沒有試食、更沒有師奶大叫的場面。Ladies and Gentlemen都很專心選購自己要買的東西,然後在付款處排長龍,沒有任何怨言。(香港人通常會爆幾句粗,可這兒的人一定不會,他們視排隊為生活必需環節,而且他們是Ladies and Gentlemen)有次排我前面的阿伯忘記了EPS CARD密碼,試了一張再試第二、第三張也不行,之後又重頭再試第一、二、三張,收銀員一句聲也沒出,我身後的長龍,沒有人哼一句,大家就只用沉默來抑制內心的焦躁,終於阿伯用了20分鐘,對,是20分鐘,才成功記起他的密碼。收銀員之後逐一向顧客說:「I am sorry to keep you waiting。」

就如我以前所言,有紀律、有教養的英國人是摸不透、看不清的。英國的超市,沒有香噴噴的煎雞味、也沒有嘩哈哈的爽朗笑聲,就連背景音樂,都沒有一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