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20年

2008,聚焦中國人:寒冬雪災、春至西藏動亂、初夏四川地震、盛夏北京奧運、秋來毒奶粉。中國人,經歷了驚濤駭浪、傷春悲秋、可歌可泣、荒謬絕淪。每一個高潮,都那麼震懾人心;每一次激盪,都足以在史書留下深刻印記。

過去3個月,跟英國華僑談起新中國,他們的反應不少是:「嘩,中國真厲害。」當年用腳對中共投下不信任票移居英倫,如今這群人對中國的經濟繁榮卻趨之若騖。當年的憤慨,如今變成生菜。

那天跟一位來英21年的中年人談中國,話題由北京奧運展開。她說:「北京奧運真是所有中國人的光榮,誰說中國不好?我話中國不知幾好。美國人、英國人,如今都妒忌中國。」她的民族主義情緒來了,於是我嘗試將她帶入更深的討論。

我:「記得當年你為何移民英國?」
她:「來這兒讀書,之後結婚生仔就定居了。」
我:「你移民之初,剛發生六四,記得嗎?」
她:「........有點印象啦。(之後反應突然激動) 我覺得六四沒什麼,你想,如果沒有六四,中國會像今天一樣繁榮嗎?像蘇聯現在變成俄羅斯就死啦。流血免不了,你看,好多國家的內戰都要流血啦.......」
我心裏很反感,但我中學時的辯論本色已於早年消失。我沒說話一會兒,然後問:「一個會殺自己國家人民的政權,你相信它?」
她:「(她沒直接回應信還是不信),你睇,今日的中國人個個都拿LV,我們討厭共產黨是以前的事,那時沒飽飯吃。現在我不知覺得幾威。」
她繼續:「外國人成日講人權,真的不知所謂。當年六四,肯定是美國佬攪鬼啦,你睇美國今日經濟幾衰呀.......」我再聽不入耳,跟價值觀不同的人,再說下去就是浪費時間。

以上那位阿姐的言論,過去數月我聽了不少類似的,出自內地人的口,我會諒解他們或因長期受中共意識形態的欺壓,80後的一代更因沒有文革與六四的經歷,作不出深度思考。

但出自香港人的口,而且,是出自當年因為反對中共而移民的香港人的口,我覺得,很肉酸。這再次證明香港人的特性 - 識時務者、見風轉舵。

香港人,你的良知、你的風骨、你的膽色去了那兒?今日的你打倒昨日的你,原來可以毫不閃縮、毫不臉紅耳赤。

新中國的確有很多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地方,但不要忘記,由五四運動至今知識份子拿出勇氣來捍衛的民主價值,請你撫心自問,新中國走前了幾多?

不要跟我說什麼:「如果沒有六四就沒有今天的中國。」這樣的話也說得出口的人,你的話其實等於相信日本人跟你說:「如果日本當年沒有在二戰中殺人,日本戰後不會如斯強大。」

請問這是什麼邏輯?殺人和國家富強之間,究竟有何連貫性?你的腦筋出了什麼問題?

2009年,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年:六四20年、東歐解體20年、冷戰結束20年、胡耀邦、任劍輝逝世20年。

約定你,2009年6月4日,維園見。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戀戀舊事

在香港的家,睡房書桌下是個大膠箱,箱裏載着過去數年我當記者時見報的拙作。一直之來,我都不敢翻開那個箱,不想重看昔日自己寫的垃圾。那個箱,如今滿滿的,見證了往昔的我如何幼稚。

在英國沒事做,閒時走上google輸入自己的中文名,一篇又一篇往昔的驚世恐怖文章又再湧現,看了兩篇後,不忍卒睹,嚇得立即關機。然後躺在床上,讓往事充斥心頭。

Nostalgic是我在英國常讀到的英文字,意指戀戀舊事。英國有一家連鎖商店名叫Past Time,我每次經過一定走進去,那兒賣的是柯德莉夏萍頭戴那種公主頭飾、二戰時期的軍人宣傳、50年代及以前英國人的紙玩意,既有足球也有波子,還有一本本只有英國人才讀明的老土笑話、How to be a good wife & good husband這種,在Past Times可以消磨一個小時。

英國比美國令我感覺舒服的地方,就是它有很多歷史可追尋,那是英國人自覺十分偉大而不可磨滅的民族英雄感。在這兒長居,你會有衝動把Jane Austen, Charles Dickens, William Shakespeare的全套著作搬回家;你會有心機去弄清楚英國皇帝Henry VIII和Edward VI是何方神聖;然後是工黨保守黨的歷史任務與角色。平日生活眼見的一座座Georgian, Victorian, Gothic建築物總是令我滿腦子混亂,但英國人從來也不會弄錯,之後還告訴你一段早期羅馬人佔領的陳年舊事。

那天我當義工探望一班香港老華僑公公婆婆,他們少時離鄉別井,50年代吃了很多辛酸來到英國搵食,現在子女大了,兩老在異鄉相依為命,不懂英語,最大娛樂(也是唯一娛樂)就是到那家華人辦的社區中心坐坐,再到唐人街買點食的便過一天。英國的歷史,他們什麼都不知,只知當年英國人佔領香港,要發展新界的農地,他們沒田耕便被迫赴英謀生。

香港的第一代人,就是如此離流失所,有幸於香港土生土長的,晚年卻得不到基本的社會尊重。1000元的生果金,有什麼大不了?沒有上一代人,香港還有我們?

不知是否人老了,或是太無聊,一個人在外國,閉上雙眼,往事就如電影片段般在腦海中重覆又重覆,小時候多麼期盼的一份聖誕禮物、中學平安夜到酒店唱聖詩、還有那個心酸的平安夜。將往事洗刷一片,有如湖泊泛起漣漪。還有,這些年來,我對老人家的感覺特別強烈,很喜歡聽他們說故事。Nostalgic,原來是成長的印證。

聖誕節,希望你們都在平安中,回味往事;然後,放下往事,邁步向前。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神話破滅

香港人,這幾天都在熱刺談論周慧敏的感情事吧?昨晚朋友透過MSN傳來倪周分手消息,立即上網八卦了很久很久。周慧敏的官方網頁,等了半小時才能登入,證明大家對她戀情的關心,多於七上八落的股市。

為什麼我們對這宗娛樂新聞如斯感興趣?大概是因為我們都是聽周慧敏的歌長大的一輩,還有看《YES》、抽閃卡、毒瘤明、三個寂寞的心.......初中時的我們,都愛聽四大天王,女的除了周慧敏,還有關淑怡、湯寶如、黎瑞恩、劉小慧,都是寶麗金唱片的歌星。放學了,跑到卡拉OK,我們爭相唱周慧敏的「最愛、天荒愛未老、流言、留戀」。我們一班女校分子,唱「真愛在明天」時,大家都不願做黎明,那我唯有被迫扮黎天王的鵝公喉。

那個年代,喜歡周慧敏和不喜歡的,很極端。喜歡她的說:「她是PERFECT的,美得像天仙。」非FANS的大喊:「她扮嘢、假玉女、雞仔聲。」我們在周慧敏的身上,看到自己成長時的喜惡和胸襟。

在會考與升學的日子,我們都把周慧敏拋諸腦後,然後,我們在一個又一個的磨練和洗禮中脫胎換骨,在愛情和事業的起伏浪潮跌盪,沉醉於自身的煩惱而無暇理會周慧敏。長大了,年少時偶像那夢似的身影,就彷如前塵往事不堪一記,因為在急速的功利社會步伐中,周慧敏只代表我們的幼稚和落伍。

近年我們說周慧敏,就是一句:「嘩,40歲還那麼漂亮,不老真好。」周慧敏成了完美的化身,尤其她在鏡頭前的恰如其分,更令一班嘩啦嘩啦醜小鴨為之羨慕。她是每天在中環街頭營營役役打工女郎心中的一個神話,完美得觸不到、碰不上,我們又怎敢奢望?

但原來,周慧敏這樣一個外表完美的人,和你我一樣,都會在感情路上觸礁,而她的傷痛,卻又是跌得如斯焦頭爛額。她的傷,同時代表中環女郎的心碎、女神童話破滅。沒有女神景仰,一班中女,又得回歸現實,帶着懷疑與審視的目光,去看待身邊的人。

周慧敏的故事之所以觸動你我之心,大概是這個原因?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立場

英國的報紙,全部都有立場,支持工黨與保守黨的,壁壘分明,他們叫作partisan。1997年貝利雅領軍新工黨參選,之前特別拜訪梅鐸,希望說服他旗下最有影響力的兩張報紙《泰晤士報》和《太陽報》表態支持。梅鐸向來是支持保守黨的,可馬卓安年代的保守黨太差勁了,聽完貝利雅不知說了什麼後,結果1997年3月,《太陽報》頭版指明「THE SUN BACKS BLAIR」,更形容貝利雅是「the breath of fresh air this great country needs」。近年梅鐸又回復支持保守黨、在美國則挺共和黨,他的FOX NEWS在美總統大選前,便因連番攻擊奧巴馬引來非議。不論梅鐸的立場如何,可見他在西方政界,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梅鐸旗下報業集團處理新聞的手法,引來課堂討論報紙的立場問題。老師和同學都覺得,報紙在選舉前夕,擺明車馬挺誰沒有問題,因為它說出了它(辦報人)本身的觀點,在言論自由的社會裏,報紙當然有權表達它的輿論立場。加上沒有證據或科學實驗證明,選民會因為某報支持某候選人而給該人投票、或因而動搖個人的投票傾向。

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想起2003年香港某報在頭版叫人上街的做法,我以前被香港的所謂道德衛士影響,覺得報紙這樣做好像有點問題。人大了,想深了幾點。首次,我們應尊重該報有言論自由,它在頭版寫什麼也不應受管制,是否引來非議是另一件事;第二,傳媒在大是大非的關鍵時刻,是應該表達一種立場、一種姿態的,以令黑白是非更加分明,同時彰顯傳媒捍衛的道德界線。不要忘記,傳媒的本意是為公義發聲,那在關鍵時刻,報紙更應展現其批判思考、膽色和理念,挺身為某階層辯護。而從市場角度分析,也就能從中鞏固階層讀者的支持;第三,正如我早前所說,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絕對客觀」,打着客觀旗號的,又如何百分之百肯定報紙決定的頭版、標題、拆稿內容完全沒有個人色彩及偏頗?

我是一個大情大性的人,喜怒均形於色,喜歡便喜歡,不喜歡那你就最好消失於我面前。沒有立場的,就好像一個性格陰沉、誠府極深的老手。這些年來我認識了不少這些假仁假義的面具,我不想回港,就是不想見到他(它)們。當然,英國也有不少這些卑鄙小人,尤其英國人,深懂潤滑世故之道。

PS:關於英國人,稍後我會詳寫我對他們的看法。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食之無味

法國人的名句:「我們為吃而生存,英國人為生存而吃。」在英國,想吃餐好的,原來是件難事。法國有田螺、德國有鹹豬手、意大利有意大利粉,英國佬,有什麼?有,FISH & CHIPS。

FISH & CHIPS好吃與否,英國人很講究,更成立了個什麼炸魚協會大聯盟。怎樣為之好吃?對不起,我答不上,因為對我來說,FISH & CHIPS就是食炸粉然後再加好多好多茄汁,基本上,我每次都是食茄汁。

英國人最自豪的,大概是他們的早餐和下午茶。他們口中的歐陸式早餐,是幾片麵包加隻蕉,要食,就要食English Breakfast。有幾正?厲害了,煎雙蛋、煎腸仔、煙肉、茄汁豆、麵包,是不是好像.......大家樂20元一份的?我說,大家樂的還比他們好吃,因為,大家樂有蘿蔔糕附加。

下午茶,我在香港的時候,很喜歡約朋友到金鐘山卡拉酒店HIGH TEA、指明要食「一層層」那種,因為有熱烘烘加好多CREAM的SCONE。但來到英國,至今還未吃過一件新鮮熱辣的鬆餅,為了令自己不要失望,吃的時候,還要想像自己是伯爵夫人、穿貴族長裙拿傘子的LADY M。

學校附近都是酒吧,午餐是7磅兩人分量的PUB FOOD,明明要MEDIUM RARE的牛扒,出來卻是一碟黑炭老牛,碟邊是幾片番茄生菜,薄得打個噴嚏便吹到地上。我最佩服的,還是我的同學仔,在嚴寒下拿着半份凍的三文治吃得津津有吃,原來,那杯熱騰騰的咖啡才是主菜。

最好吃的一頓西餐,是半年前我在香港天后一條小街吃的,那兒有我近10年吃過最新鮮的生蠔和最濃郁的磨菇湯,比COVA好好多。在英國,可能因為我要慳住洗,暫時仍未吃過一頓滿足的西餐。

在香港,當我好煩的時候,我會選擇吃M記。在英國,我日日都吃M記,那就是我M的自家出品。各位,我的廚藝近月大有進步,真的,蒸肉餅、烤雞翼、燒豬扒全部OK,唯有蒸水蛋怎也不成功。但我還是戒不了恐怖的一面-當我好煩的時候,我會自閉在房中,用蝦乾腐乳淘飯當一餐。千萬不要告訴我媽。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記者的衣著

英國的記者,永遠不會牛記笠記。政治記者出入唐寧街10號,男的永遠都西裝領帶,女的都是及膝西裙。英國的政治記者分開幾個層次:能夠進出首相府的,大都是Editor的級數,另有Lobby Journalist在議會的走廊進出收風,他們都是有經驗的一群,具通行證可進入議會某個範圍貼身追訪議員。他們也是政府SPIN DOCTOR埋身對象,有良心的,大概可從中加強傳媒的第四權,偷懶的,便成為政客的利用工具。其他經驗較淺的,就要從聽議會會議學起,可是沉悶的議會內容,慢慢被市場化的報紙所淘汰。

就算是跑社會新聞的記者,身上大多是黑西褲白恤衫,外加西裝或皮褸,手上一本皮夾製記事本、一支墨水筆、一個沒花價的潔淨手袋、一對皮鞋,是不是很有型呢?

我都想做一個外表很有型的記者,可是我天生只有薯LOOK,靠衣著補救?香港的女記者,是講潮講艷而不講莊重得體的。無論是做突發車禍、到深水埗找板間房住戶、文華東方酒店記者會、下亞厘畢道訪問、或到國金二期見「股神」,他們身上,永遠都是一件皺得無可再皺的T恤、發黃的白恤衫、一條洗了不下百次的褪色老牛、一對由白變灰的CONVERSE。夏天時,初出茅廬的小甜兒,身穿低胸露肩小背心,加上超短迷你裙、踏着露出鮮紅腳趾甲的涼鞋,在某上市公司的新聞記招上,用操不正的普通話對那位發跡不久的民企老總,斜身扭腰蘭花手兼用超8度高音來一聲:「陳總,你怎麼不理我呀?」

在香港當記者時,我都是經常牛記的,因為我常要走訪平民百姓,穿得太隆重,的確會跟他們有隔膜的。但低胸裝加嗲聲嗲氣,實在不敢,因為,我尊重自己的職業。(加上我沒有大胸和嬌聲)

記者的衣著,不用時刻都像拘緊的英國人全是BROOKS BROTHERS出品,但記者也不應像香港的,時刻都揹着老牛。記者的衣著,應按場合及被訪者而花心思:訪問富商高官,買了十世卻難得一用的貴價手袋、整潔大方的「飲衫」便是時候出場;訪問黃大仙街市的順嫂,你的牛記笠記又可出場了,但請記住熨熨那件上衣,那是對你職業的一種自身尊重。當你見到你的同事,某天穿得隆而重之,千萬不要揶揄他一句:「去飲呀?」(我以前常有這經歷),你應該欣賞他,對工作的敬業樂業。

外國記者身上有一樣東西,卻是香港記者無論如何也學不了的,那就是他們面上飽歷風霜的皺紋,還有他們談吐所流露的人生閱歷。在外國的資深記者,是真的、真的很資深,見多識廣。香港記者年輕化的問題,不用多說,但年輕的孩兒啊,也真的請你們多看看書,不要每次採訪前圍在一起,就只會談:「阿大劉今日同甘小姐定呂小姐呀?」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想念太古城

離鄉別井,很多人與事,我都很想念,好像:

1. 太古城 - 我的家,如無意外,也是我終老的地方
2. 太古城家中的床 - 我現居宿舍的那張床,腰骨位置彈弓位下陷,腰骨痛得很
3. 太古城中心商店 - 這是什麼都可以買到的地方
4. 太古城按摩店 - 人生最大樂趣
5. 太古城理髮店 - 理髮的英文不知如何說,決定不剪頭髮
6. 太古城日本菜、潮州菜、廣東菜 - 我住的地方,沒有一間像樣的餐廳
7. 太古城中文書店 - 帶來的都看完了,這兒圖書館有少量中文書,但全部都是亦舒,沒有張小嫻
8. 太古城/筲箕灣(我小時的家)醫生 - 可遇不可求,尤其皮膚敏感發作時,要阿媽在港寄藥來

還有,太古城泳池、戲院、Philip Wain、鰂魚涌公園、我家樓下的長椅(那是我每晚放工煲電話粥和哭泣的地方)........

英國,永遠不是我的家。有時路過商店,看見一個精美的首飾盒、一幅合眼緣的油畫、一個彩繪花瓶、一個柚木書架,很想據為己有,但想到自己只是這個地方的過客,沒有一個落地生根的家給我好好布置,便又打消了念頭。然後,我買回來的鏡子、水杯、毛巾,都是最便宜最實用的,可生活就是少了一點情趣和品味。

我最想念的,當然是太古城家中的兩老,我哥、我姐,還有我的鄰居友好......太古城,真是全世界最舒適的地方。

遊山玩水

過去一周累得不得了,好友Irene從香港來英國旅遊,我們一起到Bath玩玩 -那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家鄉,還有92年他出征保守黨選戰敗北的選區(他輸了才獲首相馬卓安給予他當港督的安慰獎)。Bath遺下很多羅馬人的歷史痕跡,城內的裝飾和商店也非常精緻,Jane Austen 18世紀也曾在這兒居住,當然附近還有我最愛的神秘Stonehenge,很值得一遊。

和好友旅遊實在太舒服了,什麼都可以談、喜歡不喜歡的都可以宣之於口、又可以大方地慢慢品嚐西餐。不像一個人旅行悶得發瘋、想吃又不敢吃、想玩又沒人陪。

從我住的地方Sheffield到Bath,單程要坐3小時火車,我們玩了3天後,我又坐3小時火車回Sheffield,翌日再坐3小時火車到倫敦和另一班朋友見面,回程時再駁火車到Manchester上班,累得我,真希望有個按摩女郎突然出現,給我按按腰骨。

年紀大了,旅行的心態也改變。年少時住backpacker hostel,跟10個陌生人同睡一房依然可倒頭大睡,現在不得了,一定要給我一間清潔的en-suite酒店房;年少時,拿着大背包一日跑10個景點,現在每天不能多於3個,坐下來安安樂樂吃一頓飯變成最重要節目;年少時,遇上新朋友可以不斷閒談,如今寧可一個人靜下來,在咖啡館裏花整個下午看書。

不再想去東京、紐約、倫敦了,反而對山卡拉地方好有興趣,最好給我一間對海的酒店、有泳池有按摩服務的。我住的地方Sheffield,連一個值得參觀的景點也沒有,但這個地方,卻是那麼的悠閒、呼吸着平民百姓的生活氣息,在這兒上課,我倒覺得很適合現在的我,不用趕地鐵、也不用追巴士的生活,原來......很奢侈。

世界大事

我的課堂,出奇地不是太吹水。老師引用的例子,都是世界大事。例如說Global Journalism,我們會討論梅鐸的收購合併;說Sarah Palin,我們會看CBS記者Katie Couric的訪問技巧;說Spin Doctor,我們會分析Tony Blair的新聞軍師Alastair Campbell的板斧。新聞課堂十分有趣,我也很喜歡和同學們討論不同的議題。有時候,老師會特別叫我用記者的身份,說說立場。

記得在香港讀新聞碩士時,老師所套用的例子都以香港新聞為主,國際新聞在港人眼中,究竟是微不足道?抑或香港人根本沒有所謂的國際視野,去分析去詳談去批判?

孟買的恐襲發生至今將近一周,英國大報的頭版,至今仍在說恐襲死傷的影響,與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外交風波。反觀香港報紙,做了一天頭版後,印度的一切又旋即沉澱在那個不起眼的報章角落,頭版又變回什麼嘉亨戀、白松露菌什麼成交破紀錄、超市價格點點點。香港人的眼界,真的十分狹隘。

在外國讀書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體會,是跟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交談,了解他們的文化,還有各國政治局勢。近日巴基斯坦的同學都很苦惱,因為他們被人當成恐怖分子,唯有急忙澄清回教的教義,還有印巴兩國糾纏不清的政治角力,當中涉及複雜的歷史元素,一般人的確難以明白。

這幾個月來看多了國際新聞,才發現世界之大不單是失業裁員那麼簡單。相比香港的樓市下滑、紅酒拍賣收入減少、惠康百佳又加價,遠方的盧旺達和剛果人民,正於大屠殺的生死邊緣中掙扎、津巴布韋人民因為霍亂和買卷廁紙也要幾百萬元的通脹弄至生不如死、泰國政變可是他信政權反彈的一場賭博......但我們香港的傳媒呢,泰國政變原來就只等於機場關了大家暫時不要去曼谷浸spa。

3個月的課堂,眼界大開,令我更捨不得放下記者的工作,但同一時間,想到要回香港當記者,你說,失望不失望?心裏的掙扎,一天比一天凌厲。